昨日上午9時,位于東陳鎮的如皋市中萃米業有限內一片忙碌,總經理嚴循林一邊和工作人員商討著包裝設計,一邊告訴記者:“本月底,我們的產品將全面打入到上海市場。屆時上海市民將可以在卜蜂蓮花華東地區的29家門面店、樂購超市華東區68家門店、上海聯華和華聯的1500家連鎖超市購買到如皋本土的優質生態富硒。這還多虧了市供銷社的牽線搭橋??!”
去年12月份,市供銷合作總社依托如皋農產品滬皋流通銷售商會在上海江楊、閘北等市場舉辦了10多場優質農產品展示展銷會,大力推介我市特色農產品,加快了如皋農產品進上海的進程。中萃米業、搬經鹵全豬頭肉、吳窯君子羊肉等一批我市農產品生產企業借勢出海,成功打入到上海市場。
本世紀初,全市供銷系統經歷了劇烈的改制陣痛。2005年底啟動改革轉制工作之后,市供銷合作總社一手抓改制掃尾工作,一手抓謀劃供銷社服務“三農”的發展新路,成績突出。
夯實基礎 提升服務“三農”新水平
2010年,我市建立為農服務社310家,在全省率先實現了村居全覆蓋。從2011年開始,我市在全省率先提出了“管理機制長效化、標識制度規范化、商品經營連鎖化、服務功能多樣化、服務質量最優化”的為農服務社長效管理目標,不斷推動為農服務社提檔升級。同時依托地方優勢資源和特色產業,通過市場引導、龍頭帶動等方式,以農產品市場為依托,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引領,以基層供銷社、為農服務社為載體,以農民經紀人為骨干,我市全面加快專業合作社發展步伐,2011年以來累計組建了果蔬、花木、畜禽等專業合作社73家。其中丁香葡萄專業合作社被農業部評為國家級示范社。
市供銷合作總社主任孫福才說:“面對供銷社改制后線斷、網破、人散的局面,我們著力構建為農服務社、專業合作社,恢復重建基層社‘三位一體’的基層組織體系,推進供銷社的基層組織和服務網絡向薄弱與空白地區覆蓋,夯實供銷社服務三農的新基礎?!?/span>
延伸觸角 爭創服務“三農”新優勢
近年來,市供銷合作總社創新服務舉措,積極參與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,搭建產銷對接平臺,成為農業現代化不可或缺的力量。
2014年,市供銷合作總社與浙江天搜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,注冊1000萬元成立了壽都密碼農產品有限公司。半年多時間,投資100多萬元在天貓商城、京東商城、1號店、蘇寧易購四大電商平臺開設“壽都密碼農產品旗艦店”,上線品種近500個。公司依托供銷社這個平臺,整合了我市本土長壽農產品以 及南通、泰州等地名特優農產品,網絡知名度快速上升。
我市是世界長壽鄉,也是傳統的農業大市,近幾年,全市農產品在產量大幅增長的同時,也出現了銷售環節不暢的問題。為積極宣傳推介我市長壽農產品,促進農產品銷售,近年來,市供銷合作總社組織我市農業龍頭企業、專業合作社等積極參加各地舉辦的農展會。2014年10月28日至11月2日,該社圓滿組織承辦了中國(如皋)首屆長壽農產品博覽會暨中國首屆長壽農產品網購節,期間共有來自全國1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30個長壽之鄉縣(市)政府代表團和300余家農副產品企業參展,參展各類農副產品達到1000余種,展會規模和參展人數均超出預期。
開枝散葉 搭建服務“三農”新平臺
作為植根農村、連接農業、聯系農民、為農服務的基本力量,市供銷合作總社積極參與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,搭建供銷社服務“三農”新平臺。
2013年,市政府將“蘇·皋長壽”集體商標交給市供銷合作總社運營管理。通過努力,目前“蘇·皋長壽”集體商標的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。2014年,如皋、南京兩地的“蘇·皋長壽”食品專賣店正式對外營業。
市供銷合作總社積極發揮聯合合作優勢,在上海市場積極籌建如皋農產品滬皋流通銷售商會。去年7月,如皋農產品滬皋流通銷售商會成立大會在上海召開。商會成立后,積極組織產銷對接活動,組織商會會員參觀我市現代農業園區、農業龍頭企業、家庭農場,互通供需信息,搭建產銷對接平臺,為優質如皋農產品進入上海菜市場提供了“快車道”。
4月2日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。浪高更逐潮頭立,振翅高飛正當時。孫福才表示,迎著改革的春風,市供銷合作總社將立足我市市情和供銷合作社實際,緊緊圍繞推進全市農業現代化這個總目標,繼續創新組織體系和服務機制,確保再次交出一幅絢麗生動、亮點頻現的改革發展答卷。(記 者丁宏波 通訊員李曉茹 石玉建)